石柱峰风景区位于浏阳东北部社港、龙伏等乡镇交界处,奇峰耸峙,巍峨雄伟,如鹤立鸡群,石柱峰东连大围山,北邻幕阜山,南接道吾山脉,西临捞刀河谷,主峰海拔1359.7米,高出南岳主峰70米,是古城长沙方圆70公里内的制高点,由于海拔相对较高,山上气温比山下低出8~10摄氏度,是夏季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石柱峰是连云山脉西向的一条分支,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春末夏初时,如同一道高大屏障,阻挡并聚集了暖湿气流,大量的降雨因此形成,因此石柱峰历来多雨,雨水从山上流下来之后,北麓之水经周洛峡谷,南麓之水经枫林峡谷,汇合后形成了捞刀河,这条蜿蜒流转的河流在长沙的北部流入湘江。 石柱峰古迹甚多,金顺山昔有48庵,相传东坡有孙思邈的炼药台,航测站之下有著名的铁坟坪,是“后周诰封兵部袁侍郎”的铁铸茔冢,“风水”非凡,西坡自下而上有云雾殿、祷雨灵台、玉皇殿、三清殿等,其中祷雨灵台不远处有一葫芦状花岗岩巨石,造化天成,传为大禹治水时的拴船桩。 石柱峰如一斗笠顶,风来八面,观十六方气象,转瞬之变,景换千里,望朔方,荆楚山水连天碧,“天清日朗,可瞅洞庭”,令人心旷神怡;山之阳,群峰竞秀,茫茫苍苍,隐约岳麓暮云垂;山之右,万山低仰,村野起伏,捞刀河如脉如练,穿织其间;山之左,连云山似万里长城,莽莽而来。 浏阳人民素以勤劳勇敢、敦厚淳朴著称,风俗习惯方面,新年是农历正月初一的重要节日,因为立春在其前后,又被称为“春节”,在这一天雄鸡初鸣之时,男主人起来打开大门,鸣放编炮,叫做出行,有些地方也称为“开财门”,早饭一般只吃三十晚剩下的饭菜,寓意“有现成的吃”,青菜芋头不能少,表示一年中“清清吉吉,百事如意”,在湖南浏阳一带,“拜年”是一种传统习俗,一般是先拜访家里的长辈和亲戚朋友,送上祝福和礼物,年轻人也会给长辈磕头拜年,除了传统的拜年方式外,现在很多人也通过电话、短信、yizhuanyun.cn等方式进行拜年。 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也备受重视,这些节日都有各自的庆祝方式和传统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赏菊登高等,这些习俗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也增强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区凝聚力。 嫁娶也是浏阳的重要习俗之一,在封建婚姻中父母的意愿和媒妁之言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如今新社会、新风尚中,人们更加注重自由恋爱和平等尊重,洗三朝也是浏阳的一种传统习俗,谁家出生了孩子,即由男家去女家报喜,小孩生下第三天,给孩子洗澡叫“洗三朝”,这种习俗也有送红蛋给来宾吃的传统,谁家生了小孩,邻里或亲友还有送“字、号”的风俗,这些传统习俗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改变而有所变化,但它们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浏阳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习俗和仪式,也有现代的风尚和观念,这些习俗和传统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