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钦赐的墓地,太元十年(385年),谢安辞世,作为朝廷的首辅,他的葬礼盛大无比,由朝廷出资主办,孝武帝司马曜赐了一副上好的大棺材,在梅岭的一处风水宝地,他被安葬。 据《景定建康志》(卷十七)记载,这个岗过去只有两丈多高,因为东晋时的一位名叫梅颐的人曾在此附近居住,因此得名“梅颐冈”,唐代的《元和郡县志》提到:“谢安墓在县东南十里石子冈”,而在宋代的《景定建康志》中,更是详细地描述了谢安墓的位置在城南九里梅岭冈。 自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首都志》中,都对雨花台区域内的“植岭”、“梅岗”、“石子冈”、“梅岭冈”等地名进行了记载,谢安下葬后,随着东晋的灭亡,谢氏家族的荣耀逐渐消退,谢家的香火依旧延续,对谢安墓的看护成为了家族的重要事务,由于民间盗墓贼心有余而力不足,谢安墓得以保持安全。 到了南朝陈时期,陈文帝陈蒨的二儿子、始兴王陈叔陵的生母彭贵人去世,当时流行卜地相阴宅,陈叔陵为了给生母找一块风水宝地,一眼就看中了谢安墓所在的梅岭,他向皇帝老爸请求,将彭贵人葬于梅岭,尽管梅岭地方不小,但陈叔陵认为最好的位置就是谢安墓的位置,于是,陈叔陵竟然霸占了谢安的墓地,不仅拿走了谢安的墓地,还把他的墓穴也一并拿走,他命人挖开谢安的墓,虽然下葬多年,但那副大棺材还保存完好,油漆光亮。 当谢安的棺材被抬出来后,陈叔陵安排工匠重新装饰墓穴,粉刷一新,然后把谢安的棺材装进彭贵人的棺材里,一代名相谢安的墓变成了彭贵人的“阴间别墅”,墓地重新归还给谢家后,谢家的九世孙、招远将军谢贞,刚从北周回到都城建康不久,面对陈叔陵的这种行为,虽然心有怨言,却也无可奈何。 南昌翡翠园公墓园区地处山水环抱之中,北望庐岳、西接梅岭、与鄱阳湖遥相呼应、一脉相承,这里自明清以来就是江西名门望族的风水宝地,园区内以陵园景观和南昌著名的寺庙“怀恩寺”庙宇景观相结合,形成“天人合一”景观;成为佛教文化与陵园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古有一门三督抚,今有企业家、书法家、艺术家、革命老红军均安息于此,在翡翠园公墓园区内,有一座山丘被视为风水宝地,它就是曾经的谢安墓,如今它已经回归了谢家所有,但灵柩却并未回归。 南昌翡翠园公墓园区的故事,这个园区不仅是一个纪念逝去亲人的地方,也是传承历史和文化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谢安的故事和谢家的荣耀。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