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立即注册

阳光照在中银大厦的玻璃上,然后反射到汇丰大楼的墙上,这被风水师解释成是劈向汇丰的刀子,为了维护自己的风水,汇丰银行在楼顶架起了两门大炮,直对中银大厦,以破凶煞,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的大胆设计,为这个城市带来了建筑美学上的最大声誉,直到贝聿铭设计的中银大厦崛起,才稍稍被比下去。

汇丰与中银的建筑美学之争,早已超越了英国人福斯特与华人贝聿铭之间的较量,更多被赋予了中英谁将主导香港经济的意义,曾经耗资10亿美元之巨兴建的汇丰银行大楼,是香港的地标建筑,它与它的前身、上海外滩的那座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一样,都被视为英殖民主义的象征,这一由苏格兰人创立的银行,由于在近代中国,它是英国资本控制中国金融市场的机构,又曾领导对华贷款的各国银行团,提供政治借款和铁路、矿山等经济借贷,在中国人的眼中,从来是经济侵略的代名词。

风水信仰在香港长盛不衰的原因却与香港特殊的人文社会环境息息相关,香港的风水文化可以说是香港不同时期内地移民潮的产物,根据史籍和族谱的记载,最早迁徙香港的汉人是南宋一名叫彭桂公的客家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客家人来到香港发展,他们带来了原有的风俗习惯和信仰文化。

大众传媒的大肆渲染和公益机构的“风水行为”,也为香港的风水文化营造了社会氛围,香港的一些电台、电视台经常会请一些“相学专家”谈运程、看掌相或讲星座,深受香港人的欢迎,公共团体也会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在各大公园组织算命先生、风水先生为市民免费看相算命,运演生辰八字。

香港风水文化的盛行也离不开港英殖民统治时期的管治政策,当年的港英在“不干预”文化政策导向下,为香港本土文化自由发酵提供了一个相对包容宽松的环境,而今在竞争激烈的香港社会中,人人渴望致富并步入中产阶级置业安家,为了求取人生成功,他们越来越借助风水学说这个外部力量来帮助自己。

不论贫富、阶层、职位,香港人都讲究一个风水,偏爱请风水先生“睇风水”的人比比皆是,从办公场所、生活起居、室内陈设到兴办公司、开张志禧、买楼装修等,香港人都要讲究一个风水,而临街的店铺还会在门口靠墙处摆上神龛,店主人有事无事都要出来拜一拜,香港的公司则大多挂有“通胜”挂历,老板们谈生意也会看日子。

香港的富豪们更是津于此道,他们配有自己的御用风水师,每月定期请风水先生上门,当年人称小甜甜的亚洲女首富龚如心逝世后,第一个跳出来宣称对其遗留下来的巨额财产有继续权的竟然是她生前的御用风水师,这也体现了风水师的吃香程度。

至于前特首曾荫权对风水的重视程度也令人咋舌,他从政务司司长官邸搬入礼宾府就职时花几十万元修一座锦鲤鱼池(下图),以挡官刹,有风水大师剖析这几尾鲤鱼一路助曾荫权跃入龙门功劳不小,诸如应用科技研究院等机构也曾暴出过风水丑闻,除了不科学的科学院之外,警务处、消防处、运输署等机构也会寻求风水师的意见,可以说在香港的风水大师备受尊崇的地位十分引人瞩目。

因此说到底,香港之所以能在诸多政治角力的博弈中不断发展和繁荣的原因离不开它深厚的风水信仰和文化背景,尽管它在一些人的眼中似乎是迷信和迷信了混杂的存在方式,但是正是这种深深扎根于骨子里的商业文化影响使得它能够支撑起香港的经济繁荣和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以及普通民众对于生活美好愿景的追求和向往。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易安居国学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