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是我国古代先民对地理的一种深入的研究,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结晶,它和堪舆一样,都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精髓,风水学研究与今天的地理并不完全相同,它把山川河流的走向与人类生活联系在一起,向人们展示了哪些地方适宜居住,哪些地方适宜建城,适宜造房,是对人们生活规律的一种深入的理解。 尽管风水学在古代产生,并被视为世俗的学问,其中也包含一些迷信,这是由于古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上的局限性所致,我们不能因此就将中医简单地视为迷信,同样地,风水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宝贵的遗产,尽管它常常被用来寻找阴宅,被一些方士术士用来欺骗大众,近代以来被片面地视为封建迷信。 实际上,风水学和现代地理学有很大的差别,风水学主要规律的方面,而现代地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科学,通过研究地球的构造、大气的特点来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气候、环境的变化,两者之间存在许多相通之处。 风水学起源于我国古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一门综合了哲学、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自然科学,它集阴阳、数理、五行、天道、八卦于一身,成为术数大纲,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的创造出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想要正确学习风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死记硬背,背熟八卦、六十四卦、十二天支、十二地干、五行生克、五行例子等数百条内容,以及各种掌决、先天掌、翻卦掌等,要不断向老师提问,直到问死为止要开始学习看山,寻龙点穴,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悟性的问题,接着,要学习择日,了解理气部分深奥的知识,外出实践,由老师带着做真实的风水案例,经过这些步骤后,可以认为已经出师毕业。 风水是一门宝贵的遗产,我们应当用现代地理学的方法对古代风水学留下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风水需要耐心、悟性和实践,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利用先民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