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新讲述了您所提供,并意思不变。
在地铁和汽车的长途旅行之后,我最终来到了大山深处的潭柘寺,我对潭柘寺的兴趣,源自朱自清和郁达夫,读过朱自清的《潭柘寺戒坛寺》后,我了解到了深山的美景是如此难以欣赏,文中提到的一段路崎岖难行,尘土中夹杂着煤屑,让人透不过气来,沿途的山景却让人眼前一亮。 沿着平坦的油漆路,我进入了山坳,在山路旁,我发现了粉色的和白色的花朵,使灰黑色泛着微绿的山坡变得生动而妩媚,当我继续前行时,一抬头看到了绿树掩映中的红墙,我听说潭柘寺建于西晋时期,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这座古老的庙宇周围有9个山峰,据说佛祖看中这里就是因为这九座山峰。 康熙皇帝曾亲笔题写了寺名“敕建岫云禅寺”,并亲自前来参观,这里的植被繁茂,古树名花众多,自然环景极为优美,虽然香客没有灵隐寺多,香火没有雍和宫旺,但这里的善男信女们也非常多,香火也非常繁盛,寺庙的布局和风格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有人说,明朝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 进入庙门,只见香烟缭绕,殿宇巍峨,庭院清幽,寺内有许多古树和名花,它们仿佛也沾千年古寺的灵气,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显得灵秀而葱茏,有被称为“帝王树”的两棵银杏树,相传为辽代遗物,历经千年风雨,风采依旧,帝王树的树枝上还挂有许多祈福的红绸带,有满树繁花的玉兰树,幽香四溢,还有被称为“金镶玉竹”的翠竹,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1700多年的古刹潭柘寺早已形成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禅意,成为了它的独特气质,无论你是谁,无论你经历了什么,在这里都会有所触动,归于平静,这是佛祖对芸芸众生心灵的抚慰,这种奇妙的体验是潭柘寺给人带来的最丰厚的馈赠。 离开寺院时,已是下午三点一刻,我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再次回到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感受它带给人的平静与慰藉。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