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晋商的兴起背景下,照壁等建筑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雄厚的财力,砖雕匠师们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更多的民间匠人加入了行业,创造了大量的精美照壁,建造照壁的级别体现了宅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志向追求,越是有钱人,越会兴土木,修门面,这与中国传统的富贵思想是分不开的。 照壁的主要作用是体现现实房主人的高贵身份,它不仅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墙面若有装饰则造成对景效果,而且照壁设立在一组建筑院落大门的里面或者外面,面对大门,起到屏障的作用,它不仅是挡院内景,更是不让路过的人直接看到大门。 照壁的结构一般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和下面的壁座,壁顶部分的作用和房屋上面的房顶的作用基本相同,伸出的檐口以保护壁身,各种形式的照壁顶虽然面积不大,但依然上面铺筒瓦,中央有屋脊,正脊两端有正吻,垂脊两端有小兽,四角一样有起翘,具有屋顶一样的各种部件与装饰,个别照壁如紫禁城景仁宫的一座石照壁则完全是一座顶上光光的石造屏风放在下面石座上。 壁身部分是照壁的主体,它占据整座照壁的绝大部分,是照壁进行装饰的主要部位,一般的壁身都是砌出框架,框芯表面用一尺见方的方砖或琉璃砖斜身45度铺砌,中心和四角可有琉璃或砖雕成的吉祥词语或花卉,如“福”字、“寿”字,或花鸟动物,寓意吉祥。 有些照壁从整体外形来看,为整齐的一面墙体,但也有一些呈八字形向内收进,增加了门前广场的内聚力,有些则将两边向内收进的部分壁顶降低,使整座照壁形成一主二从的形式,也有的干脆将照壁分成三段,中间大,两边小,有主有从,避免了照壁过长而缺乏变化的缺点。 根据所处空间位置不同,功能也有所不同,最佳尺寸也不同,最常见的是大门里正对的砖雕影壁墙,最佳设计尺寸较为固定,高度需要依据宽度而言,宽点的照壁高度不适合太低,过于宽的照壁也不必弄的太高,山墙影壁一般照顾人的视觉体验即可。 照壁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建筑形式,它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富贵思想,也体现了宅主人身份、地位和志向追求,通过可知,影壁的设立位置、结构、装饰以及功能等方面都有着极其精巧的设计和深刻的含义。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