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它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为立论基础,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玄学的兴起,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学一词,出自《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的“玄”,指的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思想文化发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风水形派四大祖师中,杨筠松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杨筠松,字益,号救贫,他是一位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的地理大师,掌灵台地理,他对于风水学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真正的罗盘,这一发明被风水界尊为祖师爷,他的弟子曾文辿是其中的佼佼者,是杨筠松的得意门生之一。 曾文辿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风水大师,他熟习天文经书,黄庭内经诸书,并且擅长堪舆之术,他曾经发现三僚这个地方不错,并告诉师傅杨救贫说他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地方,如果住下来,子孙可以世代为官,杨救贫过去一看,果然是一块山环水绕的肥美盆地,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盆地后部有一棵凉伞形的松树,树下是一块圆形巨石,杨筠松在三僚村居住时,曾文辿和刘江东都是他的弟子。 风水学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风水学中的龙、砂、穴、水、向等元素构成了其基本框架,在风水学中,“水”是玄学主导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杨筠松等风水大师们对于水的重视和运用,使得风水学在实践操作中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中国古代风水学的正根是“郭杨曾风水术”,其中以杨公风水术最为著名,杨筠松等大师的理论和实践,对于中国古代风水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智慧和经验,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