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一部阐述人和自然关系的应用艺术经典,在宇宙中,天上的日月星辰、昼夜变化和季节气候等现象,地上的山河、动植物等各种形体,都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而宇宙的动静变化的规律,在阴阳之道的牵引下演绎着,风水是《易经》在方位上的应用,它对人们的居住行为提供了指导。 阴阳是《易经》的核心,也是风水的关键,风水首先要解决好阴阳场的问题,门、主、灶是风水中的重要因素,它们如何接引生气入宅,住宅的主卧、厨房等都与阴阳场的布置有关,阴阳场的布置才是根本。 易经学构建了“八卦”体系,其中包括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先天八卦理论辩证,讲述八卦起源;后天八卦理论应用,具体到八卦与八方的划分,易经学是风水学的理论根源,风水学则是易经学的具体应用之一。 风水学又分为“峦头”风水与“理气”风水两部分,其中峦头风水重形峦山川地理形势,而理气重视元运与流年五行气运的更迭,峦头风水就是本,就是载体,承载理气;理气风水就是末,就是带领峦头。 《易经》涉及的范围广泛,涉及社会、人类、宇宙等多个方面,风水只是易经很小的一个分支,但易经是系统哲学,它的中心论点阴阳是风水的主要依据之一,风水在解释场所的阴阳问题时,参考了易经的理论,并在吸收易经精华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研究。 中国风水学或称居住环境学,起源于原始时期、雏形于尧舜时期、成熟于汉唐时期,鼎盛于明清时期,人们不断积累的居住实践经验在汉唐时期形成了很成熟很系统的中国风水学理论。 易经和风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易经是风水的精华之作,也是风水入门者的必读之书,它对于人们更好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易经涉及的东西更广,而风水则是专门针对阴阳方面进行解释的学问,易经最先提出阴阳理论,风水则在借鉴易经理论的基础上完全吸收并拓展了更深层次。 风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学,与易经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不仅关乎建筑、室内设计、园艺等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也涉及到宇宙的神秘观念和规律,它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理解和适应这些关系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