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东晋时期著名的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备受当时学术界的推崇,他除了家传的易学,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着名的方术士之一,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 郭璞是中国古代白事宝典《葬书》的作者,他之所以被视为一代风水宗师,并非炒作出来的,他从之前流行的相地术中单独提取出了风水二字,风水术从此深入人心,大行其道,可以说,与孔子的儒家文化一样,郭璞的风水理论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甚至左右了中国古人的思想。 风水术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郭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给风水下了定义,《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风水。”所以才有了现在我们通常说的“风水”一词称谓,世人称郭璞为风水鼻祖,其风水是从师于青乌子。 青乌子是传说中的一位道教学者,他的传承法术传授给了郭璞,并将书藏之于青囊中(青囊即古时常用青布类织成的袋子,用来藏放贵物),然而郭璞的门人赵载,常想窃为已有而屡次不得,最后毁于火患,不得不叹息,后郭公据青囊中之书所回忆而写成《葬书》。 除了精通巫术外,郭璞还颇具才华,他自幼喜爱读诗书经书古籍,博学多才,精通算命,阴阳八卦,五行,天地,人鬼神,是山海经的注释者之一,由于他的聪明才智和精通阴阳五行等学问,他的母亲去世后,他选了一块普通的土地安葬,这块地离水很近,时常会被大水淹没,许多风水师都说这块地不好,并建议他迁走,然而郭璞笑后谢之,并说你们看吧,令人惊讶的是,一年过去了,大水不仅没有涨上来,反而退去很远,墓地周围几十里都变成了上等良田,之后人们不得不佩服他的高超技艺。 郭璞在权贵之中游刃有余,他的名声和影响力也因此而提升,君主和宰相多次让他占卜,他在朝廷里名声大振,不少权贵想和他打好关系,便于占卜问卦,因为这个原因,郭璞的升官道路一路绿灯,平步青云,可谓年轻有为,然而在晋朝时,司马族和王族共拥天下,政局稳定后两个家族开始争权,两个家族的人纷纷来找郭璞算命占卜,其中乱臣之首王敦也来询问起义谁输胜负,郭璞劝他说不要起义便无事,起义必死无疑,王敦听后十分恼怒,将郭璞斩首。 郭璞是一位精通阴阳五行、占卜算命、风水堪舆等学问的学者和道教学者,他的《葬书》成为了风水术的经典之作,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事迹和传说也成为了后世风水师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