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治疗风水相搏证的穴位、方剂和常见药物:

穴位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耳垂平齐的凹陷处)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曲池穴(位于肘部,第一、二掌骨中间凹陷处)

方剂

越婢加术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麻黄、石膏、甘草、大枣、白术、生姜等。

疏风清热宣肺行水方,主要成分包括外关、合谷、阴陵泉、三焦俞等。

常见药物

风热者板蓝根、桔梗、连翘等。

风寒者荆芥、防风、桂枝等。

症状:风水相搏证患者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易复,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痛、小便短少等症。

定义:风水相搏证是指风邪袭肺,宣降失常,水湿泛溢肌肤,以眼睑头面水肿,继而遍及全身,兼恶寒、发热,无汗,咽痛,小便短少,苔薄白,脉浮等为常见症的阳水证候。

证候分析:风邪袭表,卫气不宣。

治疗:治疗风水相搏证应散风清热,宣肺行水,可使用越婢加术汤加减治疗,若表证渐解,身重而水肿不退者,可按阳水·水湿浸渍证论治。

针灸治疗可以疏散风邪,宣肺利水,选穴以背俞穴、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肺俞、尺泽、外关、合谷、阴陵泉、三焦俞,上部肿甚者,还可加水沟,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饮食疗法方面,风寒者可食用生姜桔梗汤(生姜30g,荆芥15g,藿香10g,茯苓60g),或二香粥(生姜15g,香薷10g,藿香10g,桔梗10g,薏苡仁60g,赤小豆30g),风热者可食用桑叶桔梗汤(桑叶30g,桔梗15~30g,薄荷10g,薏苡仁60g,茯苓60g)或菊花桔梗粥(菊花15g,桔梗15g,桑叶15g,薏苡仁60g,赤小豆30g,冬瓜120g),此外还有英荷茶等可辅助治疗。

水肿为病名,《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中首次提出“水肿”这一病名,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西医学的心源性水肿、肾病性水肿、肝病性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水肿现常分为阳水和阴水进行辨治。

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中医和风水下一篇:中医加风水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易缘阁国学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