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经常发生地震主要是地形的原因造成的,而且现在四川建立了很多的水电站,也会影响到四川的地壳变化。四川西部处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印度洋板块挤压青藏板块,导致青藏板块震动隆起,龙门山处于青藏板块东缘,波动剧裂,经常导致地壳剧裂运动。龙门山脉系破碎山脉,一旦波动就会地震,而且震级较高,破坏严重。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假设鸡蛋是地球,蛋壳就是地壳,蛋清就是地幔,蛋黄就是地核。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地震按照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而产生的。成都的地形比较特殊,本身没有较新的地壳运动,其次除了少数地区接近龙门山脉外都属于冲积平原,地震来了冲积而来的河沙也起到了较大的缓冲作用,这才造就了成都很少发生地震。贵州地区现代上升运动明显,所以海拔高度高,形成高原,同时有强烈的切割作用,形成崎岖地形,所有这些都说明贵州是造山运动比较强烈的地区。那么有强烈造山作用为什么不形成大地震呢?其实这不是贵州特有的现象,在马里亚纳海沟、琉球海沟,在板块俯冲边界上,也基本上没有较大地震,一个板块很安静地俯冲到另一个之下。这是因为这些地区虽然有强烈的地壳运动,却没有蓄积应力的机制。贵州地区由于当地地质历史的原因,其岩层刚性小,比较软弱,当有挤压作用于它时,这些岩层会很轻易地发生变形、褶皱作用,从而构造运动的能量基本上都通过岩层的变形得以释放,而不是通过断层破裂来释放。这就象坚硬的玻璃可以很容易摔碎,而柔软的橡胶不会摔碎一样的道理。问题一:成都有可能发大地震吗?我是学地震而且从事地震工作20多年,从一般的常识上就可以知道:成都的地质结构属于比较稳定的地区,不会发生较大的地震,也就是破坏性地震较少。但成都外围的山区,大地震发生的概率较高,可能对成都造成较大影响问题二:成都会不会地震成都市本身是在四川盆地板块之上,该板块非常坚硬,辖区内是不会发生地震的。但是该板块边界却会发生地震,比如汶川,离成都其实就几十公里而已。虽然成都不会是震中,但是会被附近地区地震波及到,建房子还是要很注意抗震的。问题三:四川为什么老地震,成都安全吗?哪里地震多。四川位于地震带上,是地球版块的交接处,所以地震比较多。从下面这张图上就能看出原因,深绿色是山区,断裂带,而浅绿色是四川盆地,由于四川盆地较为坚硬,所以版块在这碰撞、摩擦会产生较强地震。不过一些大城市则不用太担心,比如成都就靠四川盆地较里一些,而汶川、雅安是在四川盆地和断裂带的连接处,所以会产生较大的地震影响。中国地震多的地方在新疆,不过都是3级上下小规模的,我手机里的地震软件几乎每天都有收到新疆地区地震的信息,问题四:四川还会不会发生大地震?中科院院士称大地震后成都将安全200年以上 6月15日在蓉举行的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上,中国著名地质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刘宝B教授明确指出,成都所在的上扬子地块刚性十足,成都主要城区就好像坐在钢盆子里一样安全。“由于汶川地震使地壳聚集起来的能量得到释放,因此未来两百年内成都不会再发生八级以上的大地震,成都至少可以安全两百年以上。”大地震后成都将安全两百年刘宝B教授用图表说明,汶川地震是由印度板块向北推挤,碰到扬子地块阻挡后造成青藏高原隆升,“由于能量和地应力的长期积累,最后在边缘的龙门山断裂带这一边缘的脆薄地带进行能量释放,从而引起地壳变形断裂和地震所致。”刘宝B明确指出,尽管相距甚近,但成都所在的扬子地台与周边的造山带是完全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因此对于成都主城区和德阳、绵阳以及广元来说都是地震安全区,“扬子地台已经稳定了八九亿年了,这一地台固结很好,对于成都来说就好像坐在钢盆子里一样安全。即使像龙门山断裂带这样的造山带再发生大地震,成都主要城区最多也只会摇摇而不会造成大破坏。”“每次大地震的发生都需要长时间地壳能量的聚集。在地壳能量得到释放后再要大地震,就需要能量的再次聚集。因此我认为未来两百年内的成都都是安全的,不会再发生8.0以上的大地震。”刘宝B院士说,成都地质构造不会因大地震变得不稳定,反而会因能量释放变得更加稳定。成都是祖宗给我们选好的安全岛成都理工大学的倪师军等则指出,成都和龙门山尽管近在咫尺,但成都和龙门山之间有个由相对松软的沉积物填充的坳陷,能有效衰减来自龙门山地震波对成都的冲击。“由松软沉积物填充的坳陷就好像天然的护城河,可以大大减轻龙门山地震波对成都主城区的冲击。这也是为什么成都虽然距汶川地震震中仅七十多公里,却没有遭受大破坏的重要原因。反观1985年墨西哥发生的7.2级地震,距离震中四百公里远的墨西哥城有七千多人死亡,原因在于墨西哥城缺乏成都平原这种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上扬子地块是稳定的地块,四川盆地是稳定的盆地,位于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是稳定的平原。成都主城区地下没有发现大的断层,因此位于稳定的成都平原的成都市主要城区范围内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加上成都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好比是结实的床架上搁了席梦思,因此近邻龙门山地震带发生的大地震也不会给成都主城区造成大影响”,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倪师军说。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潘桂棠更是一语中的,“成都就是祖宗给我们选好的恰到好处的安全岛!”院士呼吁关心成都周边地质环境尽管成都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避震地质环境,但刘宝B院士却对成都周边的地质环境表示担忧。刘宝B院士指出,在大地震之后*决策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太多的水坝、水库、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地质稳定性影响,大的化工厂的排放及污染问题,以及生产有毒产品或生产过程中应用有毒试剂及放射性试剂的管理问题。“现在六七千座水库都集中在四川西部,这样下去受得了不?我觉得成都人要更加注意自己周边地质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也是大地震给我们及时敲响的一个警钟。”国务院汶川地震救灾工作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吴树仁同时说,这次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涉及到三省八十四县,面积达四十八万平方公里,“总的次生灾害至少上万处,其中光四川境内就有七千多处。”吴树仁表示,有效的防避手段包括选择好重建场所,加强监测预警,有效的工程措施和防患于未然。问题五:四川是不是很容易发生地震?成都会不会发生地震? 40分成都平原是冲积平原,地质构造是在很硬的岩石上覆盖了一层厚厚以泥土为主的沉积物。500米范围内主要有三层:砾石层,黏土层。沙层,500米之下几百米是基岩,更深一点是冲积层,再下面是基岩,是45公里,上面是砂岩层,下面是石灰岩。再下面,总体以花岗岩为主。总之成都平原是冲积平原,没有断裂带,而且下面的沙质岩层有很好的减震作用,因此我们是稳固的,所以不会发生地震,只会受到其它地方地震的波的影响。龚最重要的是成都虽然紧邻地震多发带,但历史上没有地震破坏的记录。古人建都城选的风水好啊!问题六:成都刚才地震了吗?华西都市报记者李逢春今晨1:30报道“我住23楼,刚才摇得好凶啊,持续了好几秒。”今天凌晨0点40多分,多已“熟睡”的成都本地论坛、微博突然喧闹起来,普遍反映刚刚发生的一次地震“震感非常明显”。凌晨1点多,记者从四川地震台网测定的数据证实,该次地震震中在彭州市境内(北纬31.3,东经103.7),发生时间是今晨0点46分,震级达到了4.8级,震源深度为18千米。地震后,华西都市报记者从百度地震贴吧、QQ群、新浪微博上发现,被震醒的人已在网上“闹麻了”。家住成都东二环的市民付先生说,因为自己住的楼层高,所以感觉特别地明显,“听到门和柜子都发出了响声,持续了起码5秒左右。”x这次4.8级地震,除成郸市区外,德阳、绵阳、雅安甚至自贡等地都有震感。记者随后联系省地震局值班室得知,彭州防震减灾部门已紧急派人前往震中一带核查,至截稿时,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报告。问题七:四川成都历史上有大震过吗,经常吗 5分自1967年以来,成都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20次,造成一定破坏和损失的地震8次,其中最大地震为1970年2月24日发生在距成都市区(直线)50公里的大邑县6.2级地震。自1999年成都市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立以来,共记录到成都及邻区1200多次地震活动,其中有感地震42次,造成一定破坏和损失的地震2次。【1900年~2000年】: 1900年邛崃地震(邛崃直线距成都市区59公里) 1900年至2000年的100年间龙门山地震带共发生14次地震,分别为1900年成都邛崃地震、1913年北川地震、1933年理县和茂县地震、1940年茂县地震、1941年康定地震、1949年康定地震、1952年康定和汶川地震、1958年北川地震、1970年成都大邑地震、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1999年绵竹地震等。这说明成都及周边的四川盆地是地震的高发地区。邛崃也是一个地震频繁区,只不过其特点为震级低,但是震源浅,破坏仍然大。邛崃地区的西南边缘,受龙门山前山断裂的控制,南东方向受蒲江~新津断裂影响,名山~大邑~彭州隐伏断裂穿成都市本区而过。问题八:成都是不是经常地震成都本身不是在地震带上,但其西部2百公里外是龙门山地震带,该地震带50到100年间有一次大地震(雅安地震可以看作是汶川地震的余震),那一带的地震影响到成都,会有比较强烈的震感,但是破坏力不会很强,除非地震本身超过8级,否则两百公里外一般不会造成楼房桥梁等建筑物倒塌,当然,本身就是豆腐渣工程或已经残破得摇摇欲坠的另当别论。问题九:成都近几年会不会地震?地震无法预知,根据大震周期理论,汶川地震那个级别的不会有的问题十:成都有可能发大地震吗?我是学地震而且从事地震工作20多年,从一般的常识上就可以知道:成都的地质结构属于比较稳定的地区,不会发生较大的地震,也就是破坏性地震较少。但成都外围的山区,大地震发生的概率较高,可能对成都造成较大影响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