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风水理论” 风水是古代人民认识自然,并将人类生活与自然万物相联系的一种理论,最早是为了选择合适的的地址而形成的一种理论,后来较为泛化,影响着先民的衣食住行,故宫作为一座历经六百年历史风霜雨雪、见证中华民族屈辱复兴进程的古老建筑,其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更值得我们仔细体味,深入研究。 作为皇家宫殿,北京故宫十分注重风水,大到选址、方位,小到砖瓦、彩绘,都有一定的讲究和规制,故宫建筑中蕴含的堪舆理论在方位上,紫禁城坐北朝南,符合“面南而王”的说法,整体呈对称设计,在中轴线上前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后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座宫殿,主要宫殿对应着天上的星宿。 故宫的房间数量也有其特殊含义,相传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向皇帝诉说他梦见玉皇大帝说天宫宝殿有一千间,凡人间宫殿数量万不可以超过天宫,故宫里的宫殿是九百九十九间半,这个数字的寓意深远,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故宫中的铜狮子、铜鹤、铜麒麟等陈设也别具一格,乾清门前的两只铜狮子是耷拉着耳朵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当时的北京历史有关,当时清朝皇家禁止后宫干预朝政,严禁女人走到朝前去,这两座铜狮子的耳朵耷拉着,就是要警示后宫嫔妃和佳丽们不要议论朝政。 除此之外,故宫中还有许多微小的设置都符合风水学、建筑学,故宫中许多殿宇内的玉玺具有特殊意义和数量,古人对数字是十分讲究的,乾隆之所以把玉玺的数量定为25,其背后用意就是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故宫的建筑处处体现着堪舆理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水的观点,这些理论在古代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将自身发展同自然相联系的一种思想,对于这些理论,我们应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飞天系列之故宫》布面油画记录了故宫这个中国特色建筑的杰出代表,背靠明清两朝历史,还有许多故事等待着人们挖掘,这进一步证明了故宫作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