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以百善孝为先,认为孝道是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为了得到祖先的庇护,后人需要给先人找一个适宜的安息之地,即风水,风水分为阳宅和阴宅,阳宅风水历史悠久,因为农耕文明非常重视个性化的家居环境,不像现在的大城市,都是相同的楼房和别墅。 人性化的人居环境首先要求地方宽敞,其次要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心都是依河而建,便于灌溉农田,古人的寿命较短,平均年龄在四十岁左右,人口更迭太快,后人将先人的遗体埋在农田里有许多不利的地方,坟头的存在会影响种庄稼;灌溉农田时容易把棺材泡烂。 人们开始转向山地丘陵来安葬先人,因为山地丘陵是立体的,地形丰富多样,这为研究阴宅风水提供了平台,古人认为在苏杭生活,死后埋在洛阳的北邙山是一个好选择,北邙山是汉唐皇帝的陵园,被认为是中国的龙脉所在,皇帝埋在北邙山是为了自己的江山万年不易,后代可以富贵永享,富不过三代的现象普遍存在,开国的创业皇帝都雄才大略,但他们的气魄和胆识在安乐窝里逐渐消耗殆尽,福地不如心地,后人需要学习做一个好人。 元代以后,江西的形峦派崛起,他们用形峦派的实用风水术建造了现在的南京城和北京城,这种实用的风水方法不断扩散到了其他城市,如武汉、黄冈、黄山、温州、梅州、韶关、惠州、南平、莆田等地,这股风水思潮的影响至今已扩展到澳门和香港等地。 明清两代的江西十分繁荣,相当于现在广州和上海的合体规模,300年前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贸易顺差是由江西人创造的,因为中国出口的瓷器和茶叶分别产自昌南(景德镇)和浮梁,单词china(瓷器)的由来是“昌南”的谐音,江西的形峦派并非一时形成的,因为江西丘陵面积大而且河湖众多,容易采集各类山地阴宅的样本,山地的居民更团结尚武,对人真诚热情。 江西人在技术交流上更容易把真本事传授给身边的人,喜欢身上带着罗盘表,所以江西人被戏称为老表,使用指南针、画图纸、懂得地势……会这些技能的人在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西成为近现代军事指战员的主要输出地,仅兴国县就诞生了开国将军56人,这使得江西的风水文化对普通人影响深远。 对于植物生长问题,人们普遍认为种树和种其它绿色植物可以检验房屋住地风水优劣,选择长寿、常绿、珍稀树种可以首选,如楠木、桂花树、油茶树、松树、铁树、樟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树木的生长状况往往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高大长寿的树木更不会乱生长,如果某处环境特别适合某类植物生长,则更能证明此处环境好、风水佳,只要家庭兴盛、办公场所舒心,就不要去问树木的风水如何,也不要问生长何种植物、树种,更不要去问树木生长于何位置。 在风水观念中,墓地的朝向和位置需要经过父母生前同意,墓地周围的山称为砂,山峰要圆润平滑,同时要注意墓室的防水情况,以防渗水事故的发生,在明清两代,一旦出现打泉眼或渗水的情况,选定墓地的大臣就会被立即处决,为了避免墓地周围缺乏生机的情况发生,聪明的中国人会选用松树、柏树这种四季常青的树木来修饰墓地,墓地里蟋蟀多是因为高钙土质利于蟋蟀生长,而獾也比较常见。 风水文化在江西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阳宅还是阴宅的风水观念都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在选择居住环境时,人们会考虑周围的环境、水源、树木等因素是否与自己的需求相符合,而对于墓地的选择更是注重了环境的安静、舒适和安全等因素,这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