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神仙谱系的形成过程中,汉魏两晋时期是一个初创时期,在这个时期,五斗米道等主要道派的活动,虽然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创造了天、地、水三官等神仙,但并没有过多的造构其他神祇,这与当时对偶像崇拜的不重视有关。 南北朝时期,道教开始大量造构神仙,并进行初步的整理,在这个过程中,陆修静对南天师道(原五斗米道)的改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仍然坚持三张传统,认为"大道虚寂,绝乎状貌",这反映了道教对清虚的追求,在道士祀神的场所"靖室"中,应该注重清虚,常若神居,只放置香炉香灯、章案书刀即可。 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元始天尊是最高神之一,地位与其他两位三清尊神——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相当,元始天尊的塑造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盘古,盘古开天辟地后,其元灵修炼成元始天尊,他的弟子如太乙真人、黄龙真人姜子牙等都是上仙,徒孙如二郎神杨戬、哪吒、雷震子等更是天庭大将、超级英雄级别的,元始天尊在道教神仙体系中的地位显赫,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这些主要的神仙外,道教神仙体系中还有许多其他神仙,如玉皇大帝、三官大帝、酆都大帝等,玉皇大帝是天庭的皇帝,统治着整个天庭;三官大帝则是天、地、水三界的统领;酆都大帝则是阴间的统治者,这些神仙在道教神仙体系中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道教神仙体系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从汉魏两晋的初创时期到南北朝的大规模造神和整理,再到后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道教吸收了大量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祇,并根据自己的信仰和需要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神仙,这个庞大的神仙体系反映了道教信仰的特点和内涵,同时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