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首先发现清朝龙脉的人是明朝崇祯帝,一天,他发现辽东地区有紫气滚滚而来,就像百条神龙翻滚一样,他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于是安排了风水高人去破坏龙脉,风水高人带人来到了东北,只要发现龙脉,就让人挖一条沟,意味着割了龙首,就这样,他们一连破坏了99条龙脉,最后看到一条离地三尺的“悬龙”,风水先生认为它成不了气候,所以没有理会它,并回去复命了。 这座悬龙所在的地方后来成了清王朝的龙脉,沈阳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是满清入关挪位置之前的皇宫,也是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沈阳故宫暗藏谜团:清朝龙脉之谜到底由谁设计?又由谁来建造?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沈阳故宫是满清皇家宫殿,拥有着神秘和传奇色彩,尽管380年前,清朝的开创者就是在这里迈出了他们入主中原的最后一步,但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 一些学者为了纪念沈阳故宫的创建,最近举行了学术研讨,由于史料缺失,沈阳故宫仍然有许多待解谜团,对此,专家们各持己见,众说纷纭。 努尔哈赤是谜团之一,公元1621年,他率领八旗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挺进辽东,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东重镇辽阳,大兴土木,修筑宫室,出人意料的是,1625年三月初三早朝时,他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盛京(今沈阳),诸亲王、臣子当即强烈反对,但努尔哈赤坚持自己的主张,努尔哈赤为何如此“仓促迁都”?民间一直流传:努尔哈赤深信“传统风水”,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他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三座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有被压住,于是龙一拱腰,就要飞腾而去,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 关于沈阳故宫的建造年代和建造者也有许多争议,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表示,由于修建皇宫是件劳民伤财的举动,清代统治者认为不值得提倡,而且修建宫殿本身也就是为皇帝建个家,没必要将具体建造年份写进史书,但是据《侯氏宗谱》记载,“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有专家据此推断,沈阳故宫应该是在天命九年也就是1624年开始建造的,但也有专家认为应该从1625年开始建造,理由有二:首先是在1624年东京城还没有建好;其次是努尔哈赤居住在位于城北的罕王宫而不是故宫里。 关于谁才是沈阳故宫的“总工程师”也存在争议,有专家认为侯振举是建造故宫的负责人之一;而有人则认为侯振举只是“烧制琉璃瓦的管窖人”,而不是沈阳故宫的“工程师”,这可能是因为侯振举是从海城迁至沈阳的,根据《海城县志》记载:“城东南三十五里,在岩山山麓有黄瓦窖”,这段文字说明侯振举与沈阳故宫的营造关系很大。 还有争议认为努尔哈赤是否修建了部分故宫,李治亭教授认为努尔哈赤在位期间没有时间修建故宫;而佟悦则认为一年半时间也不算太短,尽管历史学家们对这些问题存在争议,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否认沈阳故宫的重要地位和神秘色彩,因为这座宫殿是满清皇家宫殿的一部分,拥有着神秘和传奇色彩,这座宫殿不仅见证了满清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变迁,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篇文章讲述了关于清朝龙脉的民间传说和沈阳故宫的一些未解之谜,这些谜团不仅吸引了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探索和研究热情,无论是寻找答案还是继续提出疑问,都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