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这个家族是中国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的一部分,包括雷发达、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和雷廷昌等人,据了解,这个家族来自江西,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家族,在明末清初的动乱时期,他们家族在南京居住,后来在三藩基本平定后,这个家族就有成员到了北京,其中就包括雷发达和雷发宣,他们带着自己的子女,住在了海淀地区,他们在南方时使用楠木盖楼、装修、做家具,来到北京后则通过自己的手艺谋生。 在康熙二十二年,雷发达来到了北京,并参加了清廷宫禁的营建工作,他在康熙三十二年去世后,包括雷金玉、雷景修、雷廷昌等在内的雷氏子孙继续着祖辈的事业,长期主管着样式房的工作。 关于这个家族的发迹,民间有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在康熙中期,需要重修太和殿,在工程基本接近竣工的时候,要举行一个上梁的活动,相当于现在的奠基礼、剪彩仪式,在上梁的关键时刻,可能是负责上梁的官员木工技术不好,脊檩安装时榫卯总是合对不上,当时主持的工部官员都急坏了,因为如果安装不成功,可能就要有人被杀头,雷发达自告奋勇上去装梁,他换上了七品官的衣服,爬上去啪啪几斧头,轻松地装上了,康熙皇帝看了之后,非常欣赏他的技艺和勇气,当场就封他为七品官,让他成为了样式房的掌案。 历史学家为了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开始查找历史资料,根据史书记载,太和殿在康熙八年确实曾经重修过,但那时雷家尚未来北京;而在康熙三十四年太和殿重建时,距离雷发达去世只有两年时间,专家认为,重修太和殿时的事件主角不是雷发达,而是他的后辈雷金玉,当时在上梁的时候,康熙发现雷金玉很年轻,技艺也非凡,召见他谈话,交谈中他才思敏捷,正好两个人年龄也相当,康熙非常欣赏他,马上封他为七品官,让他食七品俸,并让他掌管皇家的建筑设计,至今,在雷金玉的碑文中还如实地记录着这个故事。 帝国的龙脉位于福陵,也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陵墓的所在地,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东北地区,也被称为奉天或天柱山,这是帝国的龙脉之地,而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对风水的看重也是显而易见的。 关外三陵",即努尔哈赤的福陵、皇太极的昭陵以及埋葬了爱新觉罗先祖的永陵的研究,可以揭示清王朝的风水秘闻,这些陵墓都有关于龙脉的传说,先来说说永陵,它是清王朝统治者的祖坟,在清王朝入关前很多年就已经建造了,据说第一代始祖为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爱新觉罗的先祖都埋葬在这里,这个陵墓的风水将直接影响着后世的走向,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那就是大清之所以能够入关一统天下,与永陵有很大的关系。 至于福陵,它是龙脉确实无可厚非,毕竟努尔哈赤为清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没有他的奠基,大清要想入关征服庞大的汉民族可能还要奋斗很多年,据说清朝的风水秘闻就是始于这座陵墓,因为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为寻找他下葬的地方费尽苦心,最后终于寻到了一个风水宝地——天柱山。 据说皇太极在为努尔哈赤寻找风水宝地时曾经过一个地方,看到了一条长蛇和雉鸡在打斗,当看到有人时,长蛇就化为一道光消失了,而雉鸡则随风飞走了,同时得知这个地方是努尔哈赤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后,皇太极便将此地作为努尔哈赤的陵墓开始修建,这个地方就是帝国的龙脉之地。 到了清朝末期,东北这个地方遭受了破坏,据说这也是导致清朝迅速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至于咸丰皇帝为何急于挖洪秀全的祖坟其实不难理解,在当时的朝廷看来,龙脉是至关重要的概念,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咸丰皇帝非常恐慌,便下令官员去查明太平天国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