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组织后的回答: 问题:佛教中的恶业是什么意思? 回答:佛教中的恶业是指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而损害别人的利益,导致的不良后果,恶业通常是由于贪心、贪念所致,贪念太重的人为了满足自己多余的欲望和需求,不惜伤害、损害别人的利益,从而导致恶业累积。 问题:人有嗔恨心就是恶人了吗? 回答:不是所有有嗔恨心的人都是恶人,但人有嗔恨心是一种负面的情绪,需要正确认识并加以控制,如果因为嗔恨心而伤害他人,就是恶业。 问题:佛教对恶业的严厉态度是什么? 回答:佛教对恶业非常严厉,认为一旦造下恶业,就必须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无论是银行抢劫、杀人之类的重罪,还是小到说谎、背后说人坏话等恶行,都会得到相应的报应,佛教认为因果报应是不可避免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问题:如何判断一个人造善业还是恶业? 回答:大乘佛教判断行善和做恶的标准并不仅仅看行为,而是主要看发心,如果是以贪心、嗔恨心或愚昧无知而做事,就是恶业;如果是以利人之心而做事,则是造的善业,佛经上有一个故事,有一位大悲商主发现一个短矛黑人想杀害其他商人并盗取财物,他为了保护这些商人,同时也为了避免这个短矛黑人遭受地狱之苦而杀害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位将领是为了防止侵略者损害人民而造下恶业,反之则造了很大的善业。 问题:如何用慈悲来转化嗔心? 回答:用慈悲来转化嗔心是非常好的方法,可以通过做善事、给师父顶礼、诵《地藏经》等方式来降伏嗔心,同时也要常忏悔、消除隐患,才能更好地避免嗔心的产生。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