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天人合一属于风水的最高境界。但能懂天人合一真谛的学者与大师并不多。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天人合一的风水大师更是凤毛麟角。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外部环境只有通过事物内在的变化才能发挥作用。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是把握人体内环境风水与外环境风水关系的标杆与准则。 传统风水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其发展历程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以下是对其起源和发展的详细介绍: - **起源** - **原始时期**:早期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会基于山川走势选择居住和埋葬的地点,如选择在河流台阶地等容易取水、不易受水患影响的地方居住,这体现了最初的相地意识,是风水概念的萌芽。 - **先秦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对天地自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出现了河图、洛书等文化遗产,蕴含了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等哲学思想和占卜术数。周朝时,营建活动频繁,如周武王营建洛阳时请周公用卜卦方式解释风水问题,《尚书·召诰》中也有“相宅”“卜宅”的记载,这些都为风水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发展** - **秦汉时期**:易学卦理的流行使风水学得到系统化和理论化推进。“堪舆”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淮南子》中,此时风水概念逐渐融入祈福禳灾元素,成为民俗行为。邹衍的五行学说、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孟喜、京房等人的易学理论,为风水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 **魏晋南北朝时期**:风水学更加盛行,出现了大批风水学家,如管辂、郭璞等。郭璞所著的《葬书》第一次定义了风水,奠定了后世风水的基础,他也因此被称为“风水鼻祖”。南北朝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对风水学和地理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 **隋唐五代时期**:这是中国古文化发达的时代,风水学也达到高峰,形成了完善的风水体系。杨筠松等一大批名家涌现,他将宫廷风水书籍带出并在民间传播,对民间风水起到了普及推广作用。此外,唐朝时风水学通过遣唐使传入日本。 - **宋代时期**:宋代是风水发展的鼎盛时期,朝廷设有司天监,许多风水名家被纳入其中。风水学正式形成“形势派”和“理气派”两大体系,在文人雅士之间广泛流传,理学大家朱熹的观点也提高了风水术在学术界的地位。 - **元明清时期**:元代风水发展受到抑制。明清时期,风水活动在皇家和民间广泛进行,形成了许多派别,但主要仍属于形势派和理气派的研究范畴。这一时期出现了《地理人子须知》《地理五诀》等书籍,风水理论不断更新和完善。 - **近现代时期**: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风水受到质疑和挑战。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后,风水逐渐沦为江湖骗子的骗术,在五四运动后更是被视为迷信,最终在北洋政府时期被列为迷信而在全社会被禁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