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间瓦猫种类繁多,造型迥异,多为陶制,也有少量石制,有上釉和无釉之别,瓦猫是一种置于屋脊正中处的瓦制饰物,因其形象颇似家猫而得名,其原义是能食鬼的老虎,云南各地的瓦猫多以虎为原型,虎是野兽之王,只是审美意识使虎变换成了猫,瓦猫的主要文化功能是镇邪求吉,扶正民宅的风水。 瓦猫的制作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工艺较粗犷,瓦猫的制作材料主要为陶土或石质,制作方法包括捏制和烧制,呈贡县彝族无釉瓦猫用黄泥土捏制而成,胸前有一块醒目的菱形“八卦”图,并涂有红油漆,鹤庆白族瓦猫用黑土捏制,四肢粗壮有节,横站于脊瓦上,尾巴直立上翘,身有鳞纹,嘴大开,舌头外伸,上颚出奇大,下颚小。 在云南民间所见的石雕狮子工艺中,剑川白族的石雕狮子较具代表性,石雕狮子一般置于坟墓的两旁,其目的在于用它来镇守墓地的风水,剑川石雕狮子造型栩栩如生,神态自如,有的体型结实,眼凸,额头扁平,鼻翼冲天,仰视天空;有的细高,头向右侧视,狮毛卷曲在额头上,云南各族的石雕狮子还有其他的用途,有的用来镇守“阳宅”,有的用来镇守“阴宅”。 在现实生活中,瓦猫仍广泛流传于云南昆明、呈贡、玉溪、曲靖、楚雄、大理、文山等地,成为一种独特的民俗,瓦猫因其形象颇似家猫而得名,其作用是避邪纳福、镇宅之用,云南民族民间极为重视住宅的装饰,且习惯把住宅分为“阳宅”和“阴宅”,“阳宅”即生者住房,“阴宅”就是死者坟墓。 请瓦猫时要杀一支公鸡,将鸡血淋在瓦猫头上,赋予灵性,叫做开光,安放瓦猫要举行“开光”祭祀仪式,一般选择双数吉日举行,由端公主持祭供仪式,在仪式中念咒语并烧祭黄纸后才把瓦猫安在屋顶上,在日常生活中逢阴历初一、十五也要点香祭供。 云南民间对瓦猫的神秘作用深信不疑,瓦猫成为一种独特的民俗艺术形式,瓦猫常安置于房屋门楣或屋顶正脊飞檐上,不仅具有装饰房屋建筑的作用,也具有镇邪驱鬼的功能,此外还有一些民间传说和习俗也反映了云南人民对瓦猫的信仰和尊重。 云南民间瓦猫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艺术形式,既具有装饰作用也具有镇邪驱鬼的功能,其丰富多样的造型和寓意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云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