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在风水上被称为龙神,也有称土地公或者土地娘娘的,在阴宅风水上,后土被视为护穴龙神或护穴土地公,是总司土地的主神,民间称“皇天后土”,这表达了人们对后土的敬仰和崇拜。 后土祠是国祭土地之神的肇始之地,这是因为在古代人们祭祀后土的习俗中,后土逐渐衍生出了土地神、后土皇地祗等称谓,在汉代,人们称土地神为“地母”或“地媪”,到了唐代,根据天阳地阴的传统观念,民间塑造了女性的土地神像,称为“土地娘娘”。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神的性别也发生了变化,管理阳宅平安的门口土地神多为男性,而管理人丁的村口土地神则被人们塑造成为夫妇,即土地公和土地婆,后土神既是土地神,后土碑也就是土地神的石碑,在古时民间,安葬死人建造坟墓时,都会在每座坟墓同向左侧置“土地之神”或“福神”,像配置一座小坟一样,这种石竖牌神位就被人们称为“后土”。 立后土碑有以下讲究,立碑方向要与点穴立向的方位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墓穴的风水效果,立碑时间要选在1周年、3周年、5周年时间段,因为这是给故去亲人祭拜的合适时间,再次,墓碑和墓穴的距离要适中,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墓碑的大小和颜色要根据墓穴和墓碑的建造情况来定,以保持协调统一,墓碑的碑文也十分重要,包括逝者的姓名、生卒日期、身份等信息以及一些祝福和怀念的话语。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北的艮方位,一般情况下不要立碑,因为传统的艮方为鬼门,在此立碑容易家人不安,阴气很重,闹鬼气怪异之事,在立碑时需要格外注意这些问题,以求达到最好的风水效果。 后土作为重要的土地神祇,其在阴宅风水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正确的立碑方向、时间、距离以及碑文选择等因素都影响着墓穴的风水效果,关系到后人的人气旺衰、健康、事业等问题,在安葬死者时,需要认真考虑这些因素,以求达到最佳的风水效果。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