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立即注册

拼音:fēng

英文参考:Fēng

概述: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气象学中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

经穴名·水分:水分是经穴名,也是病证名和经外奇穴名。

定位标准: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取穴方法:在脐上1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穴位解剖:水分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壁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功效与作用:水分具有通调水道、理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疾患,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水肿、腹水等。

主治病证:水肿、小便不通、腹泻、腹痛、反胃、吐食、腹坚肿如鼓等。

刺灸法:直刺0.5~1寸或1~2寸,可灸,孕妇慎用。

配伍:水分配天枢、气海、会阳治腹胀洞泄;水分配脾俞、肺俞、足三里、三阴交治腹水、水肿。

其他信息:水肿时用食指揉按腹部的水分穴,按至有热感为止。

病证名·水分:水分指妇人先患水肿后月经闭止的病证。

经外奇穴名·水分:水分为经外奇穴名,位于水分旁各1.5寸,主要用于治疗单腹胀、气喘等。

参考文献附:

治疗水分的穴位:《针灸甲乙经》、《针灸聚英》等古籍中有记载。

治疗水分的方剂:《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等医籍中有记载和推荐。

治疗水分的中成药:根据不同病症,有相应的中药方剂和中成药可供选择。

水分相关药物:与水分相关的药物包括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等,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古籍中的水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古籍中也有关于水分的记载和论述。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风水c位下一篇:室外梯风水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易安居国学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