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风水在国内的度相对较低,但在欧美,却有许多人热衷于风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欧美人逐渐开始了解并接受风水,只是他们对风水的理解角度与中国人有所不同,他们更倾向于“生气”这个概念,希望住宅中充满勃勃生机,认为这样的环境能带来更佳的居住体验。 也有一些人并不相信风水,甚至持反对态度,在十多年前,有一位希腊的设计师来到中国,他表示对中国的建筑建设非常不屑,认为他们的设计多么多么好,当被问及是否考虑风水时,他鄙视地说风水是什么玩意,完全不放在心上。 在各种建筑科学与地理科学的跨学科国际学术会议上,各国建筑学教授都热衷于八卦风水和神秘学的话题,其中不乏有论文和专著讨论风水和易经,欧洲的建筑学者更倾向于讨论古堡、花岗岩辐射作用产生的幽灵幻觉问题,以及怎样的几何结构会导致灵异事件频发,甚至对哥特尖顶是否会引起特别的意识体验感到好奇,他们几乎都迷恋于易经。 尽管在国外并没有“风水学”这一概念,但有一个与之类似的理论——环境心理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析房屋的优劣,国外重视住宅的位置、户型、采光等因素,就像中国人看重风水一样,但,不能把风水看得太过玄妙,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地段好的地方房价通常比较贵,户型好、采光好的房子也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有些人可能会过度解读风水,但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在其他国家,人们也会房屋的地理位置、户型结构、采光等因素,其实这些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如果住的地方周围环境不好,可能会导致房屋干燥或空气质量不佳,如果周围太潮湿,对人的身体也不好,周围环境对人的生活有很大影响,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居住者的心理。 选择一处好的住宅可以让人心情变好,整个人做事的效率就会提升,而居住环境差则可能会影响到心情和工作效率,对于住宅这类东西,我们不能随便选择,要注重整体条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人们都有自己的要求和标准。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风水在国内被淡忘时,欧美等国的学者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有所采纳,还对风水进行了专题研究,从科学的角度去延展风水的更深层次更人性化的涵义,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学的发展,国际上又从新的角度审视风水与家居环境所具有的科学性,风水学这门古老学科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西方人崇尚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从饮食、服装到中国建筑,如今风水也颇受青睐,但这并非对中国文化的盲目崇拜,风水学说虽然神秘玄奥,但它具有我国古代哲学、美学、地质、地理生态、景观诸多方面丰富的内涵,蕴含着人如何顺应自然的论述,这正是其流传国外的真正原因。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