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一部阐述人和自然关系的应用艺术,在宇宙中,天上的日月星辰、昼夜交替以及季节气候等现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地上的山河、动植物等各种形态,则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景象,宇宙中的动静变化,在阴阳之道的引导下,表现为刚毅与柔和的交替,易经以天、地、风、雨、雷、电、山、海八种自然现象为象征,反映了群体中的聚合与分离,以及彼此间的调和与冲突。 风水是《易经》在方位上的应用,它为人们的居住行为提供了指导,我们所处的环境,无论是物理的元素,如地热、磁场、放射性物质和微生物,还是水文的、地质的,甚至宇宙星体对地球的影响,都对人产生着影响,不同的生命信息能量在不同的位置与不同的自然能量对接、交换,从而影响人的命运。 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则是生活中的细节,在择业与择偶方面,十一趋吉要避凶,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原则。 对于建立功业、积善成德,一切文化、学问都应以道德为中心,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专职工作正面作用越大,回报越大,命运也越好,品德越好,拥护越多,命运也越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自然界的平衡原则,不可违背,风水学说虽然不属于道教文化,但它与大自然的力量息息相关。 古代中国的有地位的人和富人们,对风水之说深信不疑,他们在选择住宅或建造建筑时,会请风水师查看地理环境,风水师根据大自然的力量,为人们提供最佳的居住环境建议,对于风水的争论很多,有人认为它是封建迷信,而有人认为它缺乏科学依据,对此,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因为风水学说确实有一定的依据,它是根据大自然的力量来研究的。 《易经》是一部关于宇宙和人类关系的深奥经典,而风水则是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尽管有些人对风水持怀疑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智慧。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