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水术中,气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太阳初升之时,观察气脉是最合适的时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气脉是万物的根源,变化无穷,它决定着人的祸福,为了避死气、乘生气,人们会请风水师“理气”。 理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阴阳五行、实地考究,才能找到“旺象”,得到“生气”,有了“生气”,就有可能富贵,风水术实际上是“相气术”。 风水术认为,气是万物之源,在《管氏地理指蒙》中,作者描述了世界从无到有,气是本源,它分化出阴阳,分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这些物质的盛衰消长都有规律。 墓地风水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死者的气场不会消失,仍然充满在一定的空间,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活着的亲人,血缘关系亲近的人受到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祖先与后人的遗传基因十分相近。 风水学归根结底在于识别并运用生气,为人类造福,墓地风水之说实际上就是取势,即选择一个生息不止的气场所在,让死气变成生气,风水师通过罗盘勘向,取大势,但气场也会因时而变,所以依据入墓时辰不同应有所变化。 选择墓地时,要观察山川的格局配合,讲究乘龙之气,以龙行气脉的聚集点为穴,配得全局之势,朝案以及山水之护栏而得天地之灵气,选择墓地时要注意水的流向,水流在土外叫外气,土内的生气自然止聚,经书说:水流在土外叫外气,浅深得乘风水自成,土是生气的母亲,有土才有气,气是水的母亲,有气才有水,因此藏在干涸燥热的地方的气要浅,藏在平坦地带的气要深。 由此可见,风水理论的基础是围绕“气”展开的,真正理解风水的精髓并不容易,很多风水师只能依前人的教授去记法则,无法领会其精髓,比如青龙白虎等概念,其真正的意义和重要性并非只限于它们的形状和外观,而是与气的聚散和流向有关,选择墓地时不仅要考虑风景和地势,还要考虑如何正确利用“气”来达到生息的目的。 风水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谨慎对待,在选择墓地时,应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地势、水流向等因素,以期达到最佳的生息效果。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