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八宅风水”是一种“伪法”,据说唐朝风水堪舆是帝王之学,秘藏宫中不外传,当时,外邦藩属国仰慕中华,屡派使者到大唐以求风水之术,但太宗李世民担心天机绝学为蛮夷所得,日后势大威胁天朝,于是派“一行法师”编写《灭蛮经》,此即“八宅风水”,并将“伪法”授于高丽、安南、扶桑诸蕃,以削弱其国势,永固天朝,八宅风水在外邦大行其道,后来回流中土,直到现在仍在运用。 有人认为八宅风水的易卦配命理过于武断,东西四命对应东西四宅太过浅显,门主灶方位定吉凶过于教条,甚至有人提出为何只有东西四命宅,而不取南北,八宅四吉四凶方位、天衣五鬼等都是根据“大游年口诀”,缺乏理论上的推断,不少人以实际经验为依据,认为八宅风水准确率不高。 经过研究推断,有人认为《灭蛮经》的年代久远不可考,正史也无关联资料,据称高丽旧史有载,但记录的只是有大唐风水传于高丽,从朝鲜、日本、越南的古代建筑看,明显受到八宅风水影响,应该说风水学外传确有其事,此法从唐至今已千年,如果完全没有价值,不可能生命力如此之强。 尽管有人认为八宅风水存在一些问题,如易卦配命理过于武断,东西四命对应东西四宅太过浅显等,但其在中国远比藩属国盛行,而且历史久远,民间说法:杨公初学“三合”,后趁黄巢作乱之机,在御书库中窃得邱延翰进献给皇上的“玄空大卦”之精髄《青囊理气心印》,后杨公弃“三合”而专攻“玄空大卦”,以“玄空”之术救民于水火之中,累创奇迹,传为千古佳话。 中国古代风水学的正根是“郭杨曾风水术”,中国最早的风水著作是秦汉时期的《八宅》,虽然风水学的理论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甚至同一种方法得出不同的结果,这主要是风水学中的封建糟粕太多,大多是心理方面或想当然的理论,与物质自然规律相去甚远,但无论如何,郭杨曾风水术的理论是论玄与窍的关系,即穴与水口的关系,后世世代演变,至清杨公风水术演变的杂乱无章了。 风水学的龙、砂、穴、水、向都非常重要,其中水是杨公风水的主导,尽管八宅风水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但其作为中国古代风水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应用风水学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避免盲目追求迷信和偏见。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