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保留了您提供的,并且对其进行了一些格式化的调整,使其更易于阅读,调整后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 我们从出生的时候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生肖,我们的性格命运也和我们所属的生肖有一定的关系。 十二生肖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距今多久? 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是我国民间特有的计算年龄的方法,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民俗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关系到人们的婚姻、生育等大事。 十二地支的出现最早,在商代人们就把黄道附近的天空分成十二等分(即十二宫),用子丑寅卯等十二个汉字来命名,这就是后来的十二地支,太阳经过每一宫的时间为一个月,于是十二地支最初是被用来纪月的。 西周春秋时期,开始有了十二种动物与地支的对应关系,如《诗经·小雅·吉日》中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马”,以午对马;《左传·僖公五年》有“龙尾伏辰”,以辰对龙,这都是与现在通行的对应关系完全相同的。 人们以动物来对应十二地支是因为受了上古动物图腾崇拜的影响,所以总是习惯于把各种自然现象与动物联系起来,在古代天文学上,就有孔雀、巨蛇、狐狸、狮子、天猫、蝎虎、飞马等星座名称。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第11号秦墓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上千支竹简,这一奇迹的出现,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为第十一号秦墓,据考证葬于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距今大约两千多年。 :: 请注意,我移除了所有样式和类名代码(如`class="ggw-atmod__tab"`),并调整了一些和代码的格式,使其更易于阅读,希望这符合!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2-6-24 14:10 |